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玉米痴人”李登海的别样人生

    2015-08-24 00:00:00           浏览数:0

“别采访我了,我长得也不好看,还是到地里看看那些超级玉米吧,它们比我漂亮多了。”8月17日,记者赶到莱州,一见到李登海,还没说几句话,就深切感受到了他对玉米的痴迷。


  一钻进玉米试验田,李登海立即变得神采奕奕,“你看,根粗、秆壮、叶子顺、天穗小,多漂亮……”他目光痴痴地看着玉米株,动情地抚摸着叶子,自言自语,一脸幸福。 

  李登海,现为莱州市农科院院长、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他初中毕业,却研究玉米育种近40年,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40年来,他几乎没有过节假日,30多年没回家过春节,是什么精神支撑他如此痴心于玉米研究?

 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他手里诞生

“我就是一粒种子,扎根广袤的田野。”李登海喜欢把自己比做种子。为玉米高产、为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已内化为李登海血液中的信念和责任。

1949年11月18日,李登海出生在掖县(今莱州市)后邓村,父亲期望儿子将来能出海谋生,取名“登海”。然而,他最先学会的却是下地种田。

随后那段生活经历,给李登海留下了忍饥挨饿的记忆。正是这个缘故,让李登海对家乡的土地寄予了无限希望:打更多粮食,让人们吃饱饭。

1972年,李登海当上了村农科队队长。一则材料深深震撼了他:美国先锋种业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

“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年轻的李登海把这段毛主席语录抄在笔记本上,“培育良种,赶超美国”的雄心壮志,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74年,李登海被推荐到莱阳农校(今青岛农业大学)培训。老师刘恩训送给他20粒珍贵的杂交品种“XL80”。玉米育种家于伊又给了他点拨:“现在的玉米是平展型的。要高产,就要培育一种叶片上冲、适于密植的紧凑型玉米。”

这番话,似灯塔指明了李登海育种之船的航向。

1979年,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李登海用“XL80”中分离出的“掖107”为父本,首次在海南收获7.2斤珍贵的杂交种子,亩产达到776.6公斤,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掖单2号”。

随后掖单6号、7号……12号,亩产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李登海用中国的玉米种刷新着夏玉米亩产纪录。

1989年10月,李登海以“掖单13号”最高单产1096.29公斤,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2004年,“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10月17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一号”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时隔16年后,他再次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连续38年高产攻关,多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李登海这颗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种子,扎根在大地,与国家血脉相连。

  现代“夸父追日”把30年“拉”成100年

莱州——海南,八千里路;后邓——三亚,辞冬迎夏。为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李登海像迁徙的候鸟,追逐着南北两个“太阳”。

“上天一年只给我一次冲刺的机会,我必须和时间赛跑。硬是把30年‘拉’成了100年。”为抢时间,李登海断然决定冬季到海南加代繁育,海南收获两季,莱州收获一季。一年繁育三季,相当于生命延长了三倍。按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需要六七年时间。李登海通过海南和温室加代,两三年就可培育出一个品种。

常年强紫外线照射、超负荷劳动,给李登海带来多种疾病。1986年,李登海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征,煎熬11天11夜,还是如期赶到海南;1991年,“潜伏已久”的病魔终于把李登海摔了一个跟头——脑血栓。经过70多天的救治,李登海又回到了挚爱的玉米地……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保持者;一个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者。

1996年,美国先锋种业公司找上门来,要求和李登海合作,但在股权分配上,先锋公司要求控股。“合作可以,但中方必须控股,这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李登海心如磐石。经过六年多“马拉松式”谈判,美国人破天荒以49%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成功给李登海带来了崇高威望。2002年,李登海出访美国考察时,先锋公司为他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后半生要为国家再增产1000亿公斤

1985年,李登海自筹资金2万元,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从事玉米育种与高产攻关研究的民营试验站,后改为玉米研究所。从玉米研究所创建到公司上市的20年来,先后育出了掖单13号等多个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目前,登海种业净资产已达9.7亿元,职工人数近千人,在全国玉米种植的不同生态区建立了32个育种中心和试验站,推广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李登海从青少年时,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在笔记本上把马克思这句话书写一遍,至今从未间断。

李登海说,“我这个人不善言辞,但谈起玉米来,我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目前,我们育出的超级玉米新品种具有亩产1100公斤以上的高产能力,具有高强度的抗倒伏能力。我充满信心,后半生,超级玉米一定能为国家再增产1000亿公斤。”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邮编: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