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11月26日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学术报告

    2016-11-21 15:25:29           浏览数:0

1. 报告题目:玉米产量潜力与抗逆高效栽培

报告人:王璞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2. 报告题目:玉米密植高产栽培

报告人:李少昆研究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3. 报告题目: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研究与探讨

报告人:张吉旺教授(山东农业大学)

报告时间:2016-11-26 14:30-17:00

报告地点:学术会馆会议厅

报告人简介:

1. 王璞,德国农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项目、国家十三五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作物高产栽培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农艺节水理论与技术等。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一体化节水省肥高产高效理论与技术、玉米抗逆稳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2008年获周光召基金会首届“农业科学奖”。发表论文2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0余部。

2. 李少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兼任农业部全国玉米科技入户首席专家;全国农垦系统玉米首席专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组长;全国作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生理生态与栽培。2005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其中主持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出版专著15部,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3. 张吉旺,农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指导专家、农业专家顾问团玉米分团成员。现主持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课题。20135月至20146月在美国普渡大学农学院进行合作科研与访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9篇,副主编或参编著作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5项。担任临邑、齐河等十几个县市的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指导专家和顾问。先后获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邮编: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