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院“金银筑梦”实践服务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2025-07-25 17:35:21 作者:文|梁一诺 褚博 图|陈丹阳 王一冰           浏览数: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金银筑梦”实践服务团在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副科级干部、金银花专班主任刘慧,郑城镇二级主任科员孙军,郑城镇农业办公室主任公言玲、职员刘帅,指导教师刘宁的带领下赴平邑县郑城镇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实践团一行首先来到八路军115师桃峪高干会议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认真参观了“铁流东进、威慑齐鲁”“挥戈鲁南、开基创业”“从严治军、碧血丹心”“南征北战、纵横驰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等展区。馆内的历史照片、珍贵文物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1940年八路军115师在桃峪召开高干会议的历史背景,以及罗荣桓、陈光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部队在沂蒙山区开展抗日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团队成员不时驻足凝视,仔细聆听革命故事,深刻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对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充满敬意。

  随后,实践团前往平邑县郑城镇后水湾村,专程拜访94 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清海,聆听他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见到来访的青年学子,精神矍铄的王清海老人十分欣慰,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老人虽已至鲐背之年,但回忆起往昔的战斗经历,眼中仍闪烁着光芒,声音也不自觉地洪亮起来。他缓缓说道,自己在年少时就投身革命,为了保家卫国,与战友们并肩作战。“那时候条件艰苦啊,缺衣少食,武器装备也落后,但大家都怀揣着一个信念,就是把侵略者赶出去,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老人回忆起战争时期的艰苦,感慨万千。团队成员围坐在老人身边,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感人细节,并不时向老人请教,现场气氛温馨而庄重。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将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立足专业所长,为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红色血脉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赓续传承。

编辑:刘宁

责任编辑:刘宁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邮编:26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