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走访新农村 感受新变化 ——青岛农业大学“续梦山亭”实践队走访枣庄市七里河村感受农村发展新变化

    2015-08-24 00:00:00           浏览数:0

         山青水秀,屋宇整齐,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当实践队是到达西七里河村,这是他们的第一印象。“这几年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以前家里连自行车都没有,现在好多有钱人家都买了小轿车!”正在村头乘凉的老大爷向队员们说到。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政策,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化。2015年暑期,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续梦山亭”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枣庄市山亭区西七里河村,走访当地村民,了解新政策下农村发展的显著变化。     
历史与发展并重 打造底蕴新农村
       众所周知,枣庄是有名的历史古城。在抗日战争时期枣庄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和铁道游击队的威名更让枣庄名声大噪。在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队员们走访了当地的老人,想要了解抗战时期的这里与现在有什么不同。据了解,西七里河村有鲁南“小延安”之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曾在这里组织领导抗日工作,西七里河村就成了当时的一个革命中心,被后人形象地称为鲁南“小延安”。村民带领我们来到了当时罗荣桓居住的旧址,居所经过一代代人的翻修保存的还比较完整。在旧址门前不远处有一个石碾,据说它的中轴是由当时部队中的炮筒制作而成,十分结实。门口一棵两人才能合抱起的老槐树已有300多年的树龄,见证着这里几百年的兴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西七里河在与时俱进的变化中也没有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保留。正是这份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才有了我们后代可考究的资料,才成就了这个有底蕴有历史的新农村。
“第一书记”下乡帮扶 建设美丽新农村
         自2012年开始,山东省委选派大批优秀人员到贫困乡村助力农村发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作为西七里河村第一批“第一书记”,现任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分团委书记的姜涛怀着满腔的热情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乡村。看着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姜涛就励志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里建设的更好。到现在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村里的人提到姜书记还是一致的好评,村民张茂才说:“姜书记真是好啊,为我们农民办真事、办实事,为我们村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西七里河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主要经济作物有花椒、板栗和核桃等。可说到这些作物的灌溉问题,村民们可犯了难。以前村民们灌水都是依靠村里的一条小河,河水量小很难满足村里大面积的耕地,那些离河水远的地方想浇水更是困难。所以水资源成了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后,姜涛组织村民在河上修建了一个水坝。这样一来河水的流量大了,村民们灌溉就方便了很多。此外姜涛还筹资在村里建了一个水库,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的困难。
       姜涛任职结束后村里又来了第二任“第一书记”,他就是青岛农业大学的韩强。他一来就为村里修上了山路,村民们上山干活都轻松了很多。“第一书记”来到村里,不仅把技术带了进来还将村民们带了出去。他们经常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们到青岛等地方外出学习,参观他们的种植模式,学习他们的发展经验。同时又邀请来一些专家,亲下田间实地指导。既开阔了村民的眼界又拓展了村民的致富渠道。
国家政策严谨落实 建设富强新农村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方面。自“十一五”一来,我国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西七里河村坚持严格落实各项国家政策,保障村民利益。生病就医方面,村里人都有了合作医疗保险,无论大病小病都有补贴,减轻了人们的经济压力。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政府每月还会发放一部分养老补贴,在减轻子女压力的同时能还能满足老年人自身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倾听农民心中愿望 再造幸福新农村
       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特别多。利用几天的实践时间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几户空巢老人,给他们带去慰问和温暖。其中一位70岁的老奶奶告诉我们,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常年在外打工,孙子孙女也被带了出去,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儿子们会定期的把生活费寄给她,平常生活都是她一个人。当问到孩子们多久回来一次时,老奶奶顿了顿说道:“他们都忙,隔的远,没空回来。有时候过年也回不来。”跟这位老奶奶一样的在村里还有很多,还有那些常年见不到父母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能全家团聚,平平安安的在一起。这也是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下,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希望有一天这个难题可以得以解决,让每个人都幸福,真正实现幸福新农村的远大目标。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邮编:266109